近日,一则来自深圳市中顺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的《关于公司经营困难的停工放假通知》在LED行业社群引发震动——因阶段性经营困难,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宣布自7月2日起停工停产,暂定为期两个月。

"黑马"崛起
时针拨回2019年5月,深圳市中顺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顺半导体)在深圳坪山区成立,其成立之初便凭借 “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链条布局 + 定制化服务” 快速崛起:连续两年扩产,产线数量从200条增至300条,月产能突破4000KK,业务覆盖外贸出口、OEM代工及国内直销,产品远销欧美、印度、东南亚等全球市场。
2024年10月推出自主品牌"中顺半导体",以"中国智造"为标签,致力于打造高端LED敏捷制造领导品牌,试图在竞争白热化的LED封装赛道撕开差异化缺口。
彼时的行业分析指出,中顺半导体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对客户“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需求的快速、精准响应与服务。
危机爆发:订单去哪儿了
市场需求饱和:中顺半导体室内照明产品(商业/家居照明)长期占据主要营收,但LED通用照明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全球经济形势不太乐观(2024年全球LED封装市场规模增速缓慢),叠加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消费低迷导致商业照明、家居照明需求萎缩。
成本压力:2024年以来,LED封装核心原材料(如芯片、金线、支架)价格受全球半导体周期影响持续上涨,叠加能源成本攀升,中小企业为维持份额或低价抢单,毛利率被进一步压缩。
竞争加剧:近些年,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大量资本涌入这个行业——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本,中小封装厂则依托低价策略抢占中低端市场,中顺半导体打造高端LED敏捷制造领导品牌的战略或面临"上下挤压"。
资金链承压:自主品牌"中顺半导体"的市场认知度仍需时间积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投入与回报周期长于预期,叠加代工业务回款周期延长,企业现金流压力骤增。此次停工,或许是企业为保存实力采取的"休克疗法"。
500多员工的待机时刻
如今中顺半导体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运作已按下暂停键,对于其500多名员工而言,这场停工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他们的收入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生计。
根据通知公告显示,停工期间员工无需到岗考勤,若公司需要提前返岗将另行书面通知。关于是否会发放基本工资,通知内并未明确表示(根据现行劳动法规,用人单位在停工停产期间必须依法支付员工基本生活费)。
中顺半导体能否在两个月内渡过经营困难期?两个月后能否顺利复工?甚至是延长停工期……这些都是员工不得不面对的残酷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顺半导体所在的坪山区是深圳LED产业核心聚集区,有业内人士担忧,若停工时间过长,可能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为其供应原材料的中小企业、依赖其代工的客户,都将面临订单转移或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小编语
中顺半导体的停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困境,更折射出LED半导体行业残酷的现状。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LED封装市场规模约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仅1%。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企业生存的关键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壁垒+成本控制+客户粘性"的综合能力。
中顺半导体的"暂停"或许也是一次必要的"重启"——在LED行业洗牌加速的当下,只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笑到最后。而对于500多名等待归期的员工来说,他们更期待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明确答案。
后记
深圳中顺半导体停工停产的流传一度引起业内对其它关联公司的猜测与谣传。为此,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紧急发布声明:攀枝花中顺半导体经营正常有序,供应链稳定,订单如期交付。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