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全球照明产业正普遍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现状的“疲软”远比表面数据更为真实。根据相关机构分析,全球照明市场2024年约为1517亿美元,其中LED照明市场规模为945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至2034年间,LED照明市场将以10.4%复合年增长率强劲增长,到2034年有望达到2515亿美元的规模。
这种增长的悖论表明,市场的扩张并未惠及所有参与者或所有细分市场。相反,市场呈现出一种极度分化的“双轨制”格局。
增长正高度集中在那些能够将照明产品从简单的商品化硬件,提升为集成健康、智能、可持续和新兴技术的高价值解决方案的领域。
未能跟上这一转变的传统照明企业,陷入激烈的价格战和萎缩困境,其市场份额被侵蚀。而那些能够抓住新趋势的公司则实现了稳健甚至加速的增长。
据预测,2025年全球照明市场规模将温和增长至1580亿美元,主要得益于LED技术的广泛采用、智能照明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举措(LED渗透率预计将超过全球安装量的80%)。
然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通胀压力和供应链脆弱性等因素,导致整体增速承压,产业由此进入“创新驱动突围"的关键阶段。
在此背景下,细分领域展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商业照明领域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市场规模为170.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73.8亿美元。主要受益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办公/零售空间智能化改造需求,推动该领域从基础功能供给向高附加值解决方案跃迁。
由智慧城市计划和基础设施电气化推动,以应对气候变化,户外LED照明市场预计2025年39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2025年生效的部分含汞灯具淘汰条约虽短期推高企业转型成本,但加速了技术迭代进程,促使企业将合规压力转化为产品升级契机。
更深层的变革体现在技术融合层面:智能照明领域通过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与人本化设计,已将可调白光等个性化与健康导向功能发展为高端市场应用标配。这种从“照明工具”到“空间体验服务”的升级,有效对冲了欧美经济放缓带来的消费疲软与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产业正以8.1%的年复合增长率向价值创新阶段演进,标志着照明产业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全面转向以技术密度与场景价值为核心的新竞争维度。
昕诺飞(Signify)
昕诺飞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是全球照明行业转型的典型案例。二季度总销售额14.18亿欧元,同比下降4.4%,主要受传统业务萎缩影响,剔除这部分业务后,可比销售额增长了0.8%。这清晰地表明,即便是行业的佼佼者,也深受传统照明市场萎缩拖累,必须通过战略性产品结构优化来艰难地寻求增长。
互联智能照明和可持续性的战略聚焦是昕诺飞的核心增长引擎——互联灯具安装基数二季度增至1.56亿个,智能和专业照明业务的销售额已占到昕诺飞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昕诺飞二季度业绩显示,其“循环收入”占比达到37%,已超过2025年32%的目标。同样,“美好生活”收入占比也保持在33%的高位 。这表明昕诺飞通过提供智能、健康与福祉相关的照明产品,不仅实现了财务上的增长,也与其关键市场驱动因素实现了战略协同。

艾迈斯欧司朗(ams-OSRAM)
作为照明行业的上游芯片巨头,艾迈斯欧司朗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业务的稳定性,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75亿欧元,同比增长5% ,且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润率为18.8% ——汽车和工业传感器增长抵消了消费者需求疲软。尽管面临汇率逆风和关税等挑战,管理层仍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更加强劲 。
为加速去杠杆化,艾迈斯欧司朗一直在推进“重建基础”战略,旨在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来降低债务并优化资源配置,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的艰难——2025年7月,艾迈斯欧司朗宣布以1.14亿欧元出售其娱乐与工业光源业务给日本牛尾(Ushio)。
奥德堡集团(Zumtobel)
作为欧洲领先的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奥德堡集团2025/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了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严峻挑战——集团收入同比下滑7.8%至2.664亿欧元。其中,照明部门收入2.107亿欧元,下降7.0%;组件部门收入7090万欧元,下降11.8%。调整后集团EBIT为660万欧元,净亏损达400万欧元。
公告表明主要受美国Highland生产基地关闭等特殊影响,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和经济环境低迷。
尽管奥德宝集团强调其在可持续照明解决方案上的长期定位,并预计欧洲非住宅建筑市场将在2025年恢复温和增长,受益于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新建项目,未来两年新建和翻新市场将加速增长。但这一业绩可能预示着全球照明产业在2025年的复苏路径仍需克服供应链和通胀压力。

艾可(Acuity Brands Inc.)
作为全球领先的照明和楼宇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艾可凭借其卓越的盈利能力和积极的增长策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其2025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1.8%至9.516亿美元,毛利率高达47.2%。其中,照明和照明控制业务(ABL)实现净销售额8.86亿美元。
艾可的战略雄心超越了简单的互联照明,它旨在构建一个“智能空间集团”,其核心策略是通过积极的并购来快速扩展能力——2025年1月1日,以12.15亿美元收购音频、视频和控制(AV&C)解决方案商QSC,将公司从一个照明产品提供商,重新定位为一个能够为建筑环境提供全栈式影音和数据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一战略举措表明,艾可正将自身业务提升至更高的价值链,着眼于未来的智能建筑和数据驱动型场景。
首尔半导体(Seoul Semiconductor)
作为全球LED芯片和封装领域的领导者,首尔半导体在车用LED和Mini LED背光的强劲表现下,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51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3亿元),环比增长5.2%,在需求逐步恢复及成本结构优化的带动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尽管业绩表现未达到市场预期,但首尔半导体依然保持了对未来的战略投资,其研发投入占比持续维持在10%以上,致力于为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首尔半导体表示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中国照明市场焦点
中国市场无疑是全球照明产业的核心,其在2024年占据全球LED照明市场44%的份额,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然而,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利润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25上半年照明规上企业数量超3600家,其中亏损企业近1270家,同比增长约11%,亏损面35%(较去年同期上涨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约25%。其中,灯具企业亏损数量增长最多,同比增长约13%,亏损额同比上涨近42%。
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寻求技术升级和价值链的提升。
承压下的传统国内巨头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传统通用照明巨头的业绩表现,深刻地反映了行业的艰难。以欧普照明和佛山照明为例,两家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均不理想,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姿态。
欧普照明 2025上半年营收32.16亿元,同比下降4.46%,净利润下降4.07%。其中,第一季度营收下降5.83%,但经营利润小幅增长 。这表明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展现了在市场逆风下的稳健韧性。
佛山照明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86亿元,同比下降8.34%,但净利润却出现了灾难性的40.18%大幅下滑 。利润的极度压缩反映出公司在激烈的通用照明价格战中,难以维持核心盈利能力。
然而,佛山照明并未坐以待毙,公司通过收购等方式积极扩展业务,向汽车、海洋、动植物等新兴照明赛道拓展,并为深中通道和“蛟龙”号等重要项目提供照明解决方案,构建“全场景照明业务布局”。
新兴领域企业的崛起
在传统通用照明市场陷入困境的同时,一些专注于高价值细分市场的中国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星宇股份 作为汽车照明领域的领先企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7.57亿元,同比增长18.20%。引人注目的是,其归母净利润达到了7.06亿元,同比增长18.88%,盈利能力强劲。
星宇股份的成功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和对这一新兴高价值市场的精准布局。中国汽车LED照明市场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将以13.28%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 。
星宇股份通过不断升级产品技术,如将LED前照灯向自适应远光灯(ADB)、DLP和高清(HD)等高端技术方向发展,显著提升了单车配套价值 。同时,积极拓展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客户,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布局,都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图片仅做参考,与公司产品无关
海洋王照明 作为专业照明领域的代表,自2008年起在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保持行业第一,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韧性。2025年上半年,海洋王照明营收8.0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6%,达到9028.74万元。
海洋王这一显著的增长归功于其深耕专业照明国内市场的战略,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实现了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有质量增长。此外,海洋王照明紧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开拓电网投资建设、文体产业、设备更新和应急行业等高价值市场,整体市场竞争力持续巩固。
欧普照明和佛山照明的业绩反映了传统通用照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利润空间压缩的严峻现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星宇股份和海洋王在细分市场的强劲表现。
这一对比清晰地揭示了中国照明产业的未来走向:传统的商品化业务将持续承压,而那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应用,成功摆脱价格战泥潭的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政策催化剂
国内政策对市场转型亦起到了强大的催化作用。近年来提出的“好房子”概念,旨在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空间,这一倡议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这一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正在直接塑造消费需求,并推动企业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智能和低碳的照明解决方案,这与全球照明产业的主要趋势高度契合。
总而言之,2025年照明产业的竞争核心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功能或价格,而是关乎企业能否成功从“卖灯具”转型为“提供高价值技术解决方案”的战略抉择。
未来照明的四大支柱
推动行业增长的动力源于新一代高价值应用,它们正在重新定义照明产品的内涵。这些应用共同构成了未来照明产业的四大支柱:
健康与福祉 :随着人们对光线、健康和生产力影响的认知日益加深,健康照明已成为一个主要增长点。这包括通过以人为本的照明(HCL)系统来模拟自然昼夜节律,以改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和调节睡眠周期,尤其是在办公室、医疗机构和教育场所中。
此外,紫外线消毒市场也正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利基市场,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5%,预计市场规模在2025年会达到49.8亿美元。
智能与互联 :照明与物联网(IoT)的深度集成,正在使智能照明从新奇概念转变为现代住宅和商业空间的新标配 。像Matter1.4.1这样的通用协议的普及,对于打破品牌间的壁垒、实现无缝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这种转型将价值主张从简单的自动化提升到了数据驱动和统一控制的全新境界。
可持续性与循环经济 :在全球气候问题和更严格的环境法规驱动下,可持续性已成为照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这包括积极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产品制造中采用循环经济原则,以及将太阳能与照明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
这种对环保的关注不仅减少了环境足迹,也吸引了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消费群体。
小编语:驾驭光的未来
尽管全球各照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战略路径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走向了同一个目标——摆脱商品化,追求高价值、技术驱动的细分市场。
企业必须识别并根据区域市场的具体驱动因素调整战略,例如中国政府主导的“好房子”政策或北美强劲的数据中心建设浪潮。这些政策和市场需求不仅是挑战,更是精准切入新增长领域的战略机遇。
2025年的全球照明产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转型期。在这个宏观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的阶段,照明行业的未来不再仅仅在于灯具本身,而在于光作为一种媒介所能承载的数据、健康、互联和可持续功能。未能积极投资于这些领域的公司,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低利润的商品化陷阱。这场变革不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愿景和战略执行。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