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广东星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76,以下简称“星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警示函指出,星光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净利润由预盈转为亏损超3000万元,且未按规定提示退市风险,导致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异。这是继2023年“摘星脱帽”后,公司时隔两年再度因业绩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警示函发布时间距离年报披露仅间隔不到一小时,反映出监管层对信息披露时效性的从严要求。
业绩预告“变脸” 触发监管处罚
星光股份于2025年1月20日首次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万元至52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35万元至200万元。
然而,随着年度审计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800万元至360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300万元至3000万元。
最终,年度报告确认了这一亏损情况,具体数据如下:

图片来源:星光股份官网公告
业绩由盈转亏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星光股份收购的两家子公司——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导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300万元。数据显示,两家公司并表后仅实现营收299.16万元,不足收购时承诺的 10%。
历史业绩 “带病” 运营 退市风险频发
星光股份成立于1992年,原名为“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紫外消杀、LED照明、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近年来持续面临经营困境:
营收规模缩水:2018年至今,公司营收从5亿元降至1.92亿元,降幅超60%。 频繁亏损:2018年至2024年七年间,公司五年净利润为负,累计亏损超2.5亿元。2020年4月曾因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通过重整 “摘帽”,但时隔两年再度 “戴帽”。 子公司拖累:2024年收购的星光量子、元生信息两家子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直接导致星光股份净利润由盈转亏。
图片来源:星光股份官网公告
公司回应 与整改措施
针对业绩 “变脸”,星光股份解释称,主要因审计初期财务数据未充分反映子公司商誉减值及资产处置损失。董事长戴俊威承诺年内通过业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改善子公司业绩,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星光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3.4%至 4665.97万元,但净利润仍亏损121.1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6.80万元,显示公司盈利能力尚未显著改善。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2025年未能实现净利润转正且营收超1亿元,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
业绩预告"变脸"并非个案。据相关报道显示,2024年报季中,华西能源、赛隆药业、天微电子等多家公司均因盈转亏收警示函。此类事件暴露了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预测审慎性及风险披露及时性上的短板,或引发监管对退市制度执行力度的进一步强化。
内容来源:网络新闻与数据整理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