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成昱
国际照明委员会针对光源显色品质问题发布的最新立场声明中建议于照明领域各项法规,规范及标准中逐步采用颜色保真度指数Rf以替代传统显色指数Ra,由此,我们就需要关注和了解Rf的定义,也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同的照明场景中测试和取值,这样才能更好和更快的适应新的光源显色品质要求。(相关文章:CIE针对光源显色品质问题发布最新立场声明) 那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Rf的定义,CIE发布的新的技术报告CIE224是基于TC1-90的研究结果,提出了CIE2017色保真度,即一般色保真度指数(General color fidelity index,Rf)。该指标基于北美照明工程协会TM30-15定义的保真度指数,但对用于颜色评估样本的外推法,参考光源的过渡区以及保真度计算的比例因子等部分有细微差异。随着TM30-18的发布,这两个文件得到了协调,这是颜色保真度测量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Rf表示所有色板在被测光和参考光照射下颜色外观接近程度的平均值,范围0-100,最大100。相对CRI(R1~R8)使用8个样本色来表征显色性(或者采用15个样本色的Re值:R1~R15的均方根值),TM-30-15(R1~R99)使用99个样本色来评价光源的显色性参数。这个标准应该来说更高。 北美照明工程协会发布的ANSI/IES-TM-30-18对新光源的颜色质量提供更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对于固态照明 (SSL)。TM-30-18 现在被广泛接受为固态照明颜色再现标准和报告格式。较新的 TM-30-20 标准提供了有关用于光源客观表征的计算的详细指南,但保留了 TM-30-18 报告格式。 TM-30-18采用CAM02-UCS色度空间作为基础,这是CIE照明工程学会认可的最新色彩空间。色度空间使用彩色“3D立体图”识别颜色。近年的研究表明颜色的感知和识别更加复杂了,其色彩空间涉及到其他维度,特别是亮度和饱和度,CAM02-UCS色度空间的三个维度(色调、亮度、饱和度)与孟塞雨图的三个维度类似,这是一种基于人类感知来认别颜色较佳的方法,这意味着更准确的颜色信息。 TM-30色彩矩阵评估优势: 那我们再直观比较下原来的显色品质CRI和现在的TM-30-18之间的不同评价数据: 在我们了解了颜色保真度指数Rf后,我们也要考虑如何快速准确的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检测Rf值,这就要提到我们光配方研究院的全功能手持检测仪In.Licht Ultra了,“光配方研究院”通过光谱测试分析光的色度范围、通过光照强度量测了解光的辐射能量、透过光的频率分析了解对我们脑波的影响向量,并结合昼夜节律、视觉平衡与视觉舒适度的设计需求、加上对于光与情绪、大脑认知的先进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健康建筑学院(IWBI)对于健康建筑的相关标准(WELLstandards),建立了全行业第一个专为光品质与光健康打造的专业级光量测仪-In.Licht ultra与In.Licht pro,并成为全球第一与第二个得到 IWBI“Works with WELL”列名的光环境测试仪。 In.Licht Ultra光谱仪在测量现场取得光源信息,99个样本,太阳光的SPD和光谱反射率数据都已经存储在设备中,设备的演算法将从数学的角度判断出测试光源与太阳光之间的颜色差异,并给出相应的图表数据,点击TM30图标即可查看左图显示的对应结果,分别是Rf和Rg数值,色彩矢量图,以及Rf/Rg Plot图,红点越接近右侧汇聚点表示越好。 除了In.Licht Ultra外,光配方研究院也有其他的感应器和检测设备。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