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源科技创业板IPO
被宣布终止审核
5月26日,成都蕊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被宣布终止审核,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申请撤回申请/保荐。

蕊源科技IPO申报于2022年5月23日获得受理,后续完成了几轮问询。2023年3月21日,公司第一次上会审议但被暂缓审议。2023年8月9日,第二次上会审议通过。
蕊源科技专业从事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设计、封测和销售,是细分领域知名的自主品牌电源管理芯片企业。公司产品以DC-DC芯片为主,同时涵盖保护芯片、充电管理芯片、LDO芯片、LED驱动芯片、马达驱动芯片、PMU芯片、复位芯片等多系列电源管理芯片。
据此前问询函,2021年6月,北京智芯入股蕊源科技成为蕊源科技第三大股东,持有蕊源半导体15%股权。智芯半导体、深圳智芯为北京智芯的全资子公司,智芯半导体、深圳智芯于2021年成为蕊源科技第三大客户,招股书显示,蕊源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1.19亿、3.26亿、2.98亿元;净利分别为824.28万元、9374.4万元、6812.48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803.53万元、9119.66万、6721万元。

蕊源科技2021年、2022年1-6月向其销售金额合计1449.30万元、2677.43万元,占主营业收入比例为4.45%、17.22%,逐年大幅提升。
对此,深交所要求说明蕊源半导体对北京智芯及其子公司销售金额大幅增长的合理性、是否与其需求相匹配。
蕊源科技回复称,2021-2022年度,公司向智芯半导体、深圳智芯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双方业务合作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及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提升等因素所致。受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空间持续增长、公司产品知名度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3.87%,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公司与北京智芯于2018年开展接洽,2019年末首次实现小批量供货,相关产品逐步获得北京智芯认可,并在2020年度、2021年度持续增加采购量,符合电源管理芯片行业业务合作的特点。
2021年度,公司对大华科技、海康威视等客户在合作首年的交易金额突破1000万元,对普联技术、创维数字、中睿昊天等重要直销客户的销售收入规模亦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情况,2021年度北京智芯收入增长趋势与其他知名客户、重要直销客户收入增长趋势一致,具有合理性。
此外,北京智芯对相关产品整体采购规模较大,其采购份额的小幅调整即会导致蕊源科技对其收入的较大变动,具有合理性。
歌尔微终止上市
5月22日晚,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终止分拆所属子公司歌尔微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公告表示公司自筹划本次分拆上市事项以来,积极推进相关事宜,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了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的义务。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歌尔微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分拆歌尔微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2019年12月,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几乎同时,歌尔股份宣布将微电子业务整合至歌尔微旗下,由歌尔微协同其他子公司进行一体化经营运作。
2021年12月,歌尔微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受理,计划募资31.9亿元。一开始,歌尔微的上市进程堪称顺利,在通过了两轮问询之后,2022年10月,歌尔微成功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议会议。

而在通过后的16个月,歌尔微迟迟未提交注册,其后续进度屡屡受挫。
从业绩数据来看,近年来,歌尔微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爆发了大客户苹果公司砍单事件。受此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歌尔股份营收增长趋势戛然而止,同比营收微涨,净利润亏损20.91亿元。
2023年上半年,歌尔微的营业收入为12.32亿元,同比下滑15.775%;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同比下滑38.39%。目前,歌尔微尚未公布2023年全年的业绩。根据其控股公司歌尔股份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因子公司歌尔微2023年度业绩未达标,其2020年股权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未达行权条件,歌尔微已将对应的股权期权进行注销。
相关资料显示,歌尔微成立于2017年10月,注册于崂山区,是一家以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公司,业务涵盖芯片设计、产品开发、封装测试和系统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歌尔股份称,终止本次分拆上市不会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会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实施。
素材来源:网络新闻、企业公告综合整理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