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贸易摩擦持续的影响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LED照明行业整体业绩承压。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半年报业绩数据,超半数企业净利润下跌,只有少部分企业凭借产品结构优化和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实现逆势增长,扭亏为盈。
业内专家预测,下半年市场或继续收缩,形势不容乐观,但智能LED和汽车照明等领域将迎来局部回暖。
直接划到底可阅览统一整理数据表格↓
01
木林森
上半年营收79.19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41.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下降39.85%。
营收减少原因:行业周期波动影响、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增加及市场需求放缓叠加市场竞争加剧。
02
国星光电
上半年营收16.81亿元,同比下降9.3%;净利润2457.23万元,同比下降56.31%。其中LED封装作为核心业务,营收占比69.81%,同比下降12.67%。
03
立达信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0.39亿元,同比增长2.0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15万元(预告区间6712-8203万元,同比下降45%-55%)同比下降53.64%。
04
兆驰股份
上半年营收84.83亿元,同比下降10.89%;净利润6.61亿元,同比下降27.37%。其中,LED业务营收28.08亿元,同比增长8.67%,这是兆驰股份LED业务历年来同期的最高成绩。
05
华体照明
上半年营收1.93亿元,同比下降0.44%;净利润亏损2511万元,同比下滑60.64%,扣非净利润亏损2748万元。
06
崧盛股份
上半年营收4.49亿元,同比增长3.69%;净利润亏损75.32万元,同比下降104.28%。其中,LED驱动电源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5.32%,外销收入微增0.08%。
07
三雄极光
上半年营收8.19亿元,同比下降16.49%;净利润亏损2366.42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195.33万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156.4%。
08
实益达
上半年营收3.09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1546.44万元,同比下降36.55%。
09
洲明科技
上半年营收36.58亿元,同比增长7.38%;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 .42 亿元,同比增长 71.46%。
10
得邦照明
上半年营收21.52亿元,同比微增0.4%;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19.66%。
11
聚飞光电
上半年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15.9%。
12
珈伟新能
上半年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49.01%;净利润亏损1480万元(同比减亏2890.42万元,亏损收窄66.14%)。
13
德豪润达
上半年营收3.07亿元,同比下降8.19%;净利润亏损1303.45万元(亏损同比减少67.60%,减亏)。
14
厦门信达
上半年营收163.24亿元,同比下降35.06%;净利润亏损5596万元(亏损同比减少3.07%,减亏)。
15
乾照光电
上半年营收17.43亿元,同比增长37.08%;净利润6923.42万元,同比增长88.04%。净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2.90%提升至3.97%,但毛利率从14.74%下滑至11.45%。
16
光莆股份
上半年营收4.01亿元,同比下降4.73%;净利润2007万元,同比下降55.75%。
17
晶丰明源
上半年营收7.31亿元,同比下降0.44%;净利润157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0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51.67%。
18
名家汇
上半年营收0.40亿元,同比下降50.43%;净利润亏损8088万元,同比下降467.46%。
19
超频三
上半年营收4.74亿元,同比增长18.47%;净利润1131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79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大幅增长163.01%。其中,LED照明灯具实现营收2391.3万元,照明亮化工程实现营收约1859.38万元。
20
豪尔赛
上半年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46.6%,归母净利润亏损3371.49万元,同比下降538.5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22.47万元,同比下降227.59%。
营收变动原因:受基建及地产领域投资节奏调整影响,照明工程行业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大型项目订单减少;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上行压力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部分客户回款周期延长,促使公司增加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进一步侵蚀利润。

LED照明相关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或减少的主要原因可简单归纳为三类:一.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涨价与产品价格战;二.宏观政策与贸易不确定性,包括关税变化和地缘政治冲突;三.产品结构调整与成本控制。
2025年下半年,LED照明行业将继续承压,面临成本、需求与政策的三重变量影响。
成本端:封装环节的涨价效应将逐步传导至终端,预计第四季度照明产品终端价格可能上涨,但涨幅可控。原材料价格若能企稳,将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利润压力。
需求端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新兴国家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增量需求,各国政府的政策强制替代计划将释放部分存量替换需求;另一方面,全球需求未如预期复苏、国际形势变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LED渗透率已高导致的增长放缓,最终可能导致市场规模收缩。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国内层面,碳中和目标推动下《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标准强制淘汰低效灯具,财政部对符合碳认证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国内市场受基础设施投资和智慧城市项目拉动,可能出现局部回暖,但竞争加剧和产能出清将进一步洗牌。国际层面,欧盟生态设计指令、美国能源部新规等进一步抬高准入门槛,有利于具备高端制造能力的中国企业出海。
预计2025下半年行业整合速度将加快,落后产能加速退出,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