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重磅!国家强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发布——照明要求升级
来源:中国之光网
发布:2025-04-02
阅读:2035

照明


《住宅项目规范》对照明的要求升级


近日,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布,标准编号为GB 55038-2025,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公告指出,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520.png

作为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及维护的重要技术法规,《规范》首次将住宅室内外公共区域人工照明指标要求升级为强制性条款,为打造安全舒适的人居光环境提供顶层设计依据。《规范》中对住宅项目室外公共区域各个场所的夜间照明照度值和一般显色指数都作了具体要求。同时,在室内光环境方面,也对住宅建筑公共区域的照度和一般显色指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范》关于人工照明的具体条款内容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527.jpg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534.jpg


该规范照明条款与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 50034形成体系性联动,共同为提升住宅公共区域的光环境,营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提供重要支撑和实施依据。


为确保工程质量,GB 55016-2021提出建筑光环境的检测与验收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541.jpg


电气


《住宅项目规范》对电气的要求


《规范》要求住宅建筑应设供配电系统,并应按用电负荷等级供电。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548.png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954.png


亮点


《住宅项目规范》其他亮点


《住宅项目规范》聚焦住宅项目整体建设,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目标,对住宅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及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涵盖建设、使用及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亮点包括:
安全性提升
加强建筑抗震、防火、防水等安全要求,提高住宅项目的整体安全性。
舒适性优化
强调户型设计、通风采光、噪声控制等方面,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绿色可持续
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建筑能效。
智慧化建设
推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建设,提高住宅项目的智能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7.5智能化部分,明确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家居配线箱,并对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等提出要求。这一规范的实施将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600_proc.png

家居配线箱的强制配备、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等措施,将大幅降低智能家居的安装难度。以往,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和升级往往受到住宅布线不规范、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制约。强制要求每套住宅配备家居配线箱,并设定具体规范,将促使开发商在建设初期就考虑智能家居的布线需求,为智能设备的无缝接入创造条件。这一举措有助于智能家居行业实现更高的兼容性,降低用户后期改造成本,推动行业朝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

此外,新《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608.jpg

下载《规范》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随着《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的正式实施,住宅公共区域的人工照明指标被首次纳入强制性要求,标志着我国对居住光环境的健康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标准。新规不仅明确了照度、显色指数等基础指标,更强调通过科学的光环境设计保障居民的生理节律与心理健康。然而,如何精准落实这些标准,确保照明工程既合规又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618_proc.png


光配方研究院推出的In.Licht Ultra健康光谱仪为行业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该仪器支持八大测量模式,可全面检测照度、色温、显色性等核心指标,并创新性地量化昼夜节律关键参数,如等效黑视素照度(EML)、黑视素等效日光照度(mEDI)和节律刺激因子(CAF)。其八大测量模式覆盖多种场景需求,为照明设计师、开发商和用户提供更多维度的光环境数据支持。

微信图片_20250402140625_proc.png


新规的实施为行业树立了标杆,而In.Licht Ultra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硬核助手”。无论是确保住宅项目满足新规范要求,还是打造符合人体节律的健康光环境,In.Licht Ultra都能成为您手中的得力工具,科学量化光品质。了解详情,请点击:什么样的照明是健康照明?健康照明如何科学定量化?一探究竟→


来源:光环境与照明研究中心、住建部、网络,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之光网"的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有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转载文章并不代表中国之光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涉及内容版权、真实性或其它问题,请致电:0510-85188298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中国之光网
cali-light
农业照明网
PlantFactory
首页企业广告合作
联系电话(微信):158 6155 3579 仇纯
展会宣传广告合作
联系QQ:2573 210 590 乐主编
我知道了
投稿请联系编辑部
联系QQ:2573 210 590 乐主编
我知道了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我要投稿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6 - 2021 立德时代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113号


京ICP备16007664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00059
关注中国之光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取照明最新资讯